时事热点

NEWS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时事热点

公家单位岂可错当“私人银行”

作者:         发表时间:2018-02-07 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628次

据央视报道,辽宁省康平县柳树屯蒙古族满族乡一位叫杨宇新的乡党委书记“把单位当成家”,不是因为他爱岗敬业,而是为了“没钱就去拿”。

一名乡镇党委书记,看似级别不高,权力不大,却玩起了“兜里没钱就去拿”的花式贪腐把戏。揭开“恶行”面纱,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却是其公私不分、给公款私用穿上“隐身衣”,把公家单位错当“私人银行”的丑恶嘴脸。

自古以来,我国便有为官当“两袖入清风”的古训。开国上将甘祖昌一辈子不占公家便宜,不利用职权影响力为子女当兵打招呼,拒绝当地政府给自己盖新房、配汽车,晚年生病都是自己掏钱买药,不让公家花钱,没报销的药费单据就有5000多元,其因一生清正廉洁、不拿公家一分一毫,被世人称颂为“将军农民”。

与之相反,杨宇新却走入了与“长期使用公款雇用专职保姆为其提供生活服务”的李亿龙一样公私不分的“死胡同”。在杨宇新的字典里,单位姓“杨”不姓“公”,是自家私有产业,公款都是自己“喊”回来的,是自己私有财产。作为“一把手”,自己便是单位的“主人”和“老板”,从单位拿钱用钱如同从个人口袋自取自用那样顺理成章,“没钱就去拿”“缺钱就去取”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。殊不知,公款姓公不姓私,只要入了公家的库,便打上了“公款”标签,不再具有私人属性,容不得张开私欲的“血盆大口”对公款“拔毛吮血”。

事实上,这位“没钱就去拿”的书记被“撂倒”,根子上还是缘于自身权力观不正。现实中,各级领导干部是官场政治生态中的核心元素,他们对待权力的态度,决定一方政治生态是廉是腐。如若正确行使权力,始终让公权力在健康轨道上运行,则上可利国,下可益民。相反,如果将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异化为私人资产,在红线底线面前不知止不收手,打“擦边球”公款送礼,穿“隐身衣”公款吃喝,躲“青纱帐”公款私用,以“老板”姿态伸手拿钱掠物,将公家单位当作私人“提款机”,无异于给自己挖坑埋雷,最后必将陷于法纪惩处的危险境地。

“干部应该明史知理,不能颠倒了公私、混淆了是非、模糊了义利。”私欲如火,不制则燎原。对于手握公权的领导干部而言,还需牢记“公权为民,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”的权力观,坚决摒弃单位产业化、权力私有化的错误思维,坚决破除以权谋私、化公为私的贪念,坚决守住公与私、腐与廉、俭与奢、苦与乐的底线,在“聚光灯”下开展工作,在“放大镜”下行使权力,在“显微镜”下接受监督,在监督中不逾“警戒线”。同时,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需擦亮监督探头,从“面上撒网”到“精准布防”。对公权私化、公款私用,把单位当成私家产业,把单位公款当作私人财产的腐败分子,既要以精准问责校准权力观,打准打实“板子”,又要做好防的文章,坚持咬耳扯袖常态化,对公私不分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早发现、早教育、早提醒,从制度预防上封住权力私化的贪腐后门,让化“公权”为“家权”者无机可乘。

单位不是私人“取款机”,权力亦非自家“聚宝盆”。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,各级党员干部还需树立正确的“公私观”,争当大公无私、公私分明、先公后私、公而忘私的公权公用践行者,莫当公私不分的公款私用谋利者。(红网)(洪振律所)

洪振官方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